
2018年7月29日晚,公卫学院林县暑期社会实践队辗转高铁与汽车,到达安阳市林州姚村镇,为期8天的林县抗癌基地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调查拉开了序幕。

7月30日上午座谈会上,暑期社会实践队见到了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宋运河院长、焦广根副院长、郭亮副院长、胸外科魏锦昌主任等医院负责人。恰巧,我们实践团队与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青年服务国家”团队不期而遇,他们也来到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参观学习。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硕博在一起,分别从不同角度了解譬如医院病人接收情况、食管癌手术方法、食管癌诊疗费用、癌症高值靶向药物使用情况、上消化道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承担情况等临床与卫生政策等多角度的问题。

院史馆里宋运河院长为我们讲解了60载林州市食管癌医院的风雨奋进之路:“1957年周总理亲自指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日坛医院)李冰院长到林县“摸清食管癌高发状况,研究出对策”,此后专家和教授组成的北京医疗队相继来到林县,开始了我国最早食管癌现场综合防治研究工作。”
“防治和科研成果于艰辛中诞生---为了防治食管癌,科研人员从各方面寻找病因。他们走遍了林县食管癌的高、低发病区,调查研究人们的粮食、蔬菜、饮水、营养、气候、土壤、生活习惯、遗传等几十个项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接下来的2天里,实践队6名成员针对胸外科、内科、放疗科病房的100例上消化肿瘤患者结合中国癌症基金会食管癌早诊早治宣传手册进行了健康宣教,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患者(病例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吸烟、饮酒、喜烫食热饮等情况。
在健康宣教及问卷调查结束后,实践队就出现的问题在医生办公室进行讨论,为接下来的调研做准备。

周总理曾经说过: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怀揣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公卫学院河南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等地,队员们了解到十年数千万人的努力造就了这一人工天河,至今仍灌溉着林县人民。“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伴着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林县人民乃至中国人每段平凡的岁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与继承发扬的。